经历千涛万浪的男人们所编织的梦想的异空间 ~北前船停泊港口・船主村落

更新日:2024年03月25日

ページID : 7530

故事1. 北前船是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移动式综合商社」!

在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上,扬起一张大帆奋勇前进的木式船舶。

北前船是指江户中期开始到明治中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从大阪到濑户内・经由日本海到北海道,一边从事商业贸易一边在港口航行的交易船。

在当时陆路运输一次性很难运输大量物资的情况下,海上交通是经济的主动脉。譬如其中就装载了有150吨重的货物,往返于日本海,连接了拥有日本第一大米市场的大阪和能捕获到珍贵海产品的北海道,北前船的航线是理想的航线。

江户时代,也有连接大阪和江户(东京)的太平洋一侧的航线。不过,这些是以从大阪运送大量的物资到江户为目的,停泊港口也较少,采取这个航线的货船靠收取到江户的单程运费为生。与之相对,北前船是可以停靠几个港口,一边从事商业贸易(觉得便宜就买,贵了就卖)一边航行的交易船。这是北前船的特征。

我们来介绍一下这里伏木的北前船船主。他们在旧历的2~3月份装满大米去大阪卖米,回程时把船上装满了杂货类,在返航(伏木)途中的停泊港口进行商品交易。在旧历9~10月份又将船上装满了海带,鱼肥,木材等返回到伏木。

北前船的1次往返航行的利润就是6千万日元到1亿日元。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艘真正的「宝藏船」。

另外,不仅仅是商品,船员们也带来了各地的最新信息和文化。远航中,风险当然是有的,但是熟知各地的船员们成功的把各地的商品交易联系起来,时而也起到媒体的作用的北前船成了「移动式综合商社」

故事2. 北前船很想靠近的港口,高冈·伏木─加贺藩的物流据点─

北前船的航线是在大约18世纪中期形成。

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有连接北海道和关西的航线。

关西琵琶湖周边的商人,共同拥有船只,并靠运行连接北海道和滋贺县(距离琵琶湖最近的日本海的港口)的船只来做生意。

从北海道到敦贺先是乘轮船,然后从敦贺到琵琶湖是采用陆上交通,再往前是再换乘轮船,把北海道的商品运到大阪,赚取了巨额利润。

之后,根据幕府的命令,从敦贺开始不采用陆路路线,建立一条绕着本州的西半部一圈运行到大阪的航线。

这样一来,将大阪和北海道全部用船连接起来的「北前船」航线就完成了,与北海道的交易也越来越繁荣。

另一方面,在北前船出现之前,高冈市伏木就已经成为物流的一大据点。

因为位于小矢部川和千保川的大河的河口位置,聚集了各河口流域的产品。

其中,作为重要产品的年贡米,先是集中到伏木对岸的吉久町,由吉久再运往伏木港,然后运往大阪,江户(吉久的街道至今还保留着昔日的面貌)。

物资聚集,繁华的伏木町,成为了北前船想要停靠的港口。

随着停靠的北前船数量的增加,这里不仅有运输船批发商,也成为了旅馆,商店,仓库业等的聚集地,伏木町由此也逐渐发展起来。

不久,在伏木,拥有自家船只有影响力的货船批发商逐渐增加。鼎盛时期,有大小合计30家左右的货船批发商,十分繁荣。

故事3. 北前船运送的货物――大米之路・海带之路-

北前船运输的货物多种多样。

主要货物是日本海沿岸各藩的年贡米。大阪是日本第一的大米市场。日本海一侧的大名运送年贡米到大阪,在那里出售大米来赚取利润。

此外,作为高冈独有的产品,许多铸造类商品也大量的上市。在商品目录中记载了锅,农具,热销商品盐釜,鲱鱼釜等铁制品,还有香炉,花瓶,佛具等铜制品。

北前船到达大阪之后开始购买了棉花和纤维制品。返航的途中,顺路停靠在西日本的多个港口,购买了盐,铁,纸,稳定船只的重石花岗岩,人偶,点心等。从人们生活必需品到奢侈品,低价的地方购买,然后到下一个停靠港口高价售出来赚取利润。

前往北海道时,除了大米也装载了稻草。因北海道气候寒冷,以当时的科学技术不能种植水稻。所以即使在伏木价格低廉的稻草,在北海道也是贵重的商品。

从北海道返航途中购买了鲱鱼和海带。其中鲱鱼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几乎覆盖北海道整个大海海域都可以大量捕获到的鲱鱼,被用作为燃料的鱼油和富山种植水稻的肥料。

北海道产海带在伏木港大量卸货,孕育出富山海带的饮食文化,这是北前船带来的丰厚恩惠。用海带卷的鱼糕和海带卷刺身,山药泥海带卷饭团等。虽然富山不是海带的生产地,但仍然保持着日本海带第一消费量的记录。富山海带饮食文化的背景,北前船是功不可没的存在。

此外,基于这一传统,最近高冈市内的餐饮店也推出了「高冈海带饭」,「高冈海带甜点」等新的当地美食。

故事4. 如今,继承和发扬企业家精神-为地域经济发展竭尽全力的北前船主们

通过海运为该地区带来巨大财富的北前船,在19世纪后期由于铁路和蒸汽船等现代交通的出现而急剧衰落。

并且,由于电报等通信技术的进步,到目前为止,货主和船员垄断的信息很容易地就传递到当地,从而使价格差距产生的盈利空间变小了。

另外,除了北海道鲱鱼的捕获量减少的同时,人造肥料的出现,对鲱鱼肥料的需求剧减也是原因之一。

面对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的明治后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前船的船主们在将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方面遇到了考验。

在伏木,许多船主,如化肥公司,纺纱公司,电力公司,银行等,以其财力为基础转型为实业家,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中,为伏木港现代化的实现竭尽全力的,是作为回船批发商·能登屋的长子出生的藤井能三。

藤井能三于1875年与三菱公司交涉,成功地设立了汽船定期航线。此外,以修建日本海一侧的首座西式灯塔和日本首个私立气象站(现伏木气象资料馆)为起点,对港口建设和道路维护等公用设施也进行了修建。

在经济恐慌的冲击下,尽管自己创办的海运公司倒闭,藤井能三仍倾其所有,继续专心致力于伏木筑港事业。取得了巨大成果,伏木港于1899年被指定为可以与全世界进行贸易的港口「开港场」,并发展成为富山最先进的现代化港口。

北前船的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历经日本海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的男人们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江河中,为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勇于掌舵开创的这种气魄至今仍深深印在高冈企业家的心中,并得以传承。

関連リンク

この記事に関するお問い合わせ先

教育委員会 文化財保護活用課
〒933-8601 富山県高岡市広小路7-50
電話番号:0766-20-1453
ファックス:0766-20-1667

メールフォームによるお問い合わせ